近日,强飓风“马修”重创海地,居民住宅被夷为平地,农田庄稼毁损无存。超过200万受灾民众急需净水、避难所和医药。然而,当地受灾社区几乎没有自救能力,因此国际救援的快速响应至关重要。

及时高效的国际救援响应要求在灾害发生前就做好一切准备,特别是计划和协调工作。当灾害发生时,来自不同国家的救援队能够在同一语境下协同开展工作。为了提升这种能力,在亚洲基金会支持下,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牵头,携手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UNOCHA)、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和基金会救灾协调会,于10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举办了“提升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国际灾害援助行动能力”专题工作坊。共有31名来自联合国驻华机构、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国内基金会、救援队、社会组织、国际机构以及相关协会的代表参加了工作坊培训。

unocha1

工作坊内容非常契合当下的需求。北京的培训讨论国际人道主义体系知识;与此同时,在地球另一边的海地,一支中国的专业救援队正进行着救援活动。课堂上,海地飓风也被作为案例向学员具体呈现了人道主义组织在受灾国开展响应工作的角色和职能,并通过具体事件分析了如何协调统一,改进物资发放工作的方式方法。

“备灾是一项长期工作”,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亚洲区域办公室主任Markus Werne强调, “备灾过程和响应过程是一样的,就好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unocha2

近年来,中国社会组织在国内灾害响应行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经验的增加,一些社会组织也逐渐在国际灾害援助行动中崭露头角,比如2015年的尼泊尔地震。此端的北京,一场人道主义救援体系的培训在进行中;彼端的海地,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救援队正在积极的开展援助工作。提升中国社会组织对国际人道主义体系的认知,熟悉其参与国际灾害援助行动的角色和职能, 能够帮助它们提升参与国际灾害援助行动的能力和协作水平,提高援助行动的有效性。

除了海地飓风案例,工作坊的小组讨论中也引入了其他真实案例,比如菲律宾海燕台风,西非萨黑尔地区的长期干旱。学员们反复提到了“现代化响应”的概念,也提出了“如果没人去救援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针对国内灾害响应行动,学员不断提出多样化的战略方案。

有学员说到:“这次培训为我打开了人道主义世界的大门,我真地很期待接下来的培训活动。”

全球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规模日渐增长,受灾地区也更加需要统一有序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在培训的最后,学员以组为单位,分别制定了一套针对未来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行动方案。授课专家组和中国社会组织管理层代表观摩学员学习成果并进行了点评,同时也就项目后续培训合作的可能行和目标进行了讨论。

更多相关信息,请通过以下链接阅读基金会救灾协调会对本次工作坊的详细报道

欢迎访问亚基会官方网站,了解我们在中国的工作。

媒体查询请前往新闻室。欢迎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上与我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