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 11月30 日,亚洲基金会在北京发布了《家庭暴力对中国工作场所的影响》研究报告 (点此阅读报告中文摘要)。报告发布正值“国际消除性别暴力16日行动”之际。消除性别暴力16日行动是一项全球性活动,旨在消除针对妇女和女童的暴力。报告发布会由荷兰驻华大使馆主办,亚洲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和商道纵横协办。来自国际组织、本土社会组织、各国驻华使馆、行业/商业协会、企业和媒体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发布会。

荷兰驻华使馆公使浦乐施先生(Bas Pulles) 和亚洲基金会会长阿诺德先生(David Arnold)做了开场发言。公使先生强调了荷兰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尤其是性别暴力的坚定立场。阿诺德会长强调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是基金会的核心项目领域。

随后,亚洲基金会项目官员郝阳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研究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研究的主要发现和政策建议,包括通过与私营部门合作,支持有关消除性别暴力的倡导活动和立法实践,建立性别友好的工作环境。

亚洲基金会项目官员郝阳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研究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研究的主要发现和政策建议

2016年,经过20多年的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通过并实施。该法将用人单位作为应对家暴问题的关键部门之一。但是,关于家暴对中国工作场所的影响以及用人单位如何理解自已的反家暴责任的数据却非常有限。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亚洲基金会和商道纵横在2016年9月启动了一个为期一年的研究项目。项目对706名雇员和93名用人单位代表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来自不同行业的八名家暴幸存者和七名用人单位代表进行了深度访谈。

研究揭示了家暴不是私事,因为它也延伸到工作场所。家暴不仅对家暴受害人个人生活造成伤害,也为受害人、其同事和企业带来负面影响。这都将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研究主要发现包括:

  1. 13.3%的受访者在过去12个月内曾经遭受家庭暴力,而且这些幸存者中有将近一半曾经在工作场所遭受过家庭暴力。56.4%受访者曾经目睹过自己的熟人遭受家庭暴力,他们中有65.8%看到受害者在工作场所继续遭受侵害;
  2. 自报受暴人称家暴对其精神和身体造成很多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其工作安全和生产效率。这些不良影响不仅影响到受暴人,也影响他们的同事;
  3. 家暴极大提高了用人单位的成本,原因是受暴员工效率降低,迟到早退或旷工,或因家暴需要更换工作;
  4. 对于用人单位应执行哪些支持幸存者或惩处施暴者的工作场所政策,用人单位不了解反家暴法有哪些规定以及员工有什么样的期待;
  5.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用人单位应该采取措施应对家暴,而且超过一半的受害人也曾经向同事或者上级透露遭受家暴,但普遍情况下员工向雇主寻求帮助的意愿很低。原因是不确定雇主提供帮助的意愿以及能力,现有家暴干预资源的缺失,以及雇主干预后会对他们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受害人还担心隐私泄露、受歧视、丢脸或被嘲笑。
  6. 用人单位对开展家暴干预行动有所顾虑,原因是反家暴法中对用人单位的责任界定不清,难以衡量其开展家暴干预活动的收入产出比,以及难以在提供家暴干预、保护受害人及保护员工隐私之间取得平衡。

在报告发布结束后,五名性别平等和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专家介绍了在工作场所推动性别平等可以参考的的国际标准,并分享了他们在中国推动性别友好型工作环境的经验。

亚洲基金会和商道纵横致力和不同利益相关方合作,特别是私营部门,共同打击针对性别的暴力。此项研究为这一努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研究发现,亚洲基金会计划继续支持工作场所试点行动,以推动中国工作场所反家暴最佳实践的产生。

亚洲基金会是一家非营利的国际发展机构,致力于帮助发展中的亚洲各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它以六十多年经验和对亚洲地区的深厚了解为基础,围绕五个总体目标开展工作:强化治理,促进妇女赋权,扩大经济机会,提高环境韧性,推动地区合作。

请点击这里以了解更多亚洲基金会在中国的业务。

媒体垂询请访问新闻中心。你也可以通过FacebookTwitterInstagram与我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