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八”妇女节。先祝所有的女同胞以及为推动性别平等而不断努力的你们,我们和Ta们节日快乐!今天的“亚洲观察”,我们来看看在过去一年中,亚太地区和国际发展领域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大事。

2018年,亚太地区在性别平等与妇女赋权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国家女性政治参与度上升,并通过了促进性别平等的相关法律。

阿富汗有417名女性作为候选人参加了2018年十月的议会选举,打破了往年的记录。日本推出了一项新的规定,敦促各政党尽可能保证男女候选人数量相等,设立性别平等目标,以提升女性的政治参与度。虽然该规定没有强制约束力,但在一个女性政治参与度一向偏低的国家,这项规定得以发布,可以视为日本政府在推动性别平等工作方面的表态。在新西兰,家暴受害者可获得带薪休假。

除此之外,亚洲多国也更加关注多种形式的性别暴力问题,特别是职场性骚扰问题。更多的受害者站出来发声,向施暴者追责。各方为反对性骚扰的努力看似前路漫漫,但2018年告诉我们,幸存者的力量不可低估,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正在逐渐发生改变。


图片来自Unsplash

我们也很高兴看到,我国各部门在推动性骚扰防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行动:

  • 最高法增设“性骚扰损害责任纠纷”为民事案由;
  • 对于2018年初多起举报高校教师存在性骚扰行为的事件,教育部明确表示,对“触犯师德红线、侵害学生的行为, 教育部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
  • 针对多起公益行业的性骚扰事件,国内公益组织也加强了行业自律。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追求性别友好的工作环境方面,各国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8年,在多个国际人道主义和发展援助部门爆发了基于性别的侵害事件。要解决性别暴力这一全球性问题,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令人欣慰的是,2018年很多捐赠国和国际发展组织开始采取行动,应对性别暴力问题。英国国际发展署(UK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对其合作伙伴推出了一套更全面的尽职调查标准(Enhanced Due Diligence: Safeguarding for external partners),以预防和响应由于性剥削、虐待、骚扰、欺凌造成的伤害。其他政府、捐赠人、援助机构也应该采取类似的行动。

多边机构也对性别平等予以关注。亚洲开发银行保证到2030年75%的业务会用来推动性别平等,包括直接支持妇女和女童赋权的项目,支持性别平等主流化行动以缩小性别差距,以及在其他领域的项目设计和执行中融入性别视角。2018年七国集团峰会后发布的《夏洛瓦公报》上,与会国对相关问题做出了大胆承诺,包括推动女性全面参与经济发展,更多地获得优质教育,消除各种形式的性别暴力等。非政府部门也时刻准备帮助各国履行承诺。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并主持全球妇女峰会,发表《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 的重要讲话,为我国在新时期推动性别平等工作奠定了基调,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做出的庄严承诺。

虽然我国性别平等事业整体向好,但我们偶尔也能听到不和谐的声音。频见报端的“女德班”, 以Ayawawa为代表的“田园女权”现象,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 这说明,推动性别平等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还有很多概念需要辩驳、澄清,以达到更广泛的社会共识。但我们相信,虽“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然“路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

文中涉及性别平等全球趋势的内容由亚洲基金会根据“在亚洲”博客英文博文“A New Year for Gender Equality”内容编译。可通过此链接阅读原文: https://asiafoundation.org/2019/01/16/a-new-year-for-gender-equality/。原文作者 Barbara Rodriguez是亚洲基金会女性赋权项目副总监。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均为作者本人看法,不代表亚洲基金会或其出资者的立场。

参考资料:
针对触犯师德红线侵害学生行为——教育部回应:绝不姑息!: http://www.moe.gov.cn/s78/A10/moe_601/201801/t20180118_325062.html
习近平主席主持全球妇女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引强烈反响: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9/29/c_11167164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