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维·D·阿诺德

1945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其最残酷的最后数月,全球各国领导人正在为建立一个新机构而努力,他们希望这个机构能防止全球被下一场战火洗劫。他们希望建立一个以国际法为基础的世界论坛,在这里,全球各国可以据理力争解决分歧,而不是诉诸战争。那年6月,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搭乘火车或轮船(其中有些人途中历经艰难险阻)前往美国旧金山,目的是达成一项协议,而这项协议将使联合国应运而生。数百名各国代表团成员、顾问、大学、非政府组织以及志愿者团体经过历时两个月的深入研究和激烈辩论,于时年6月26日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照片源引: Photo/Flickr user Prayitno http://bit.ly/1LnTX0q

照片源引: Photo/Flickr user Prayitno http://bit.ly/1LnTX0q

今年是联合国宪章签署70周年。这是彰显联合国宪章所推崇理想的适当节点,也是检视联合国宪章未竟使命的适当节点。

创建联合国这个新国际组织的目的是:使未来的人类免遭战火洗劫;恢复并维护基本的人权、人类尊严以及男女权利平等;支持国际法;推动社会进步,为全球民众谋求福祉。

今天,重新审视上述目标是件易事,但人们会发现,70年过去了,人类要走的路还很长。战争、贫困、饥馑、不公和压迫并未从地球上消失,而这也是时至今日联合国依然举足轻重的原因所在。联合国依然为全球各国提供了唯一既可倾听亦能发声的论坛,无论这个国家是大是小,是富是穷。只有联合国这个国际机构能清楚阐明我们关于和平、全球发展或女性权益的共同目标。尽管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但联合国也确实取得了不少成绩。

目前联合国拥有193个成员国。每个月,它为500万缺衣少食的人提供食物,为200万儿童接种小儿麻痹症疫苗。它向数以百万计的受灾者发放救济,向大批难民提供帮助,和贫困作斗争,为缺水者提供洁净水,改善产妇健康状况。

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促使人权概念成为国际法的一部分。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为维护女性权利制定了国际议程。200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再次使全球把注意力和资源放在穷人、病人、挨饿的人和受欺压的人身上,并呼吁全球各国为环境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伙伴关系。“后2015发展议程”重申并拓展了上述承诺,纳入了全球资源管理、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承诺。

联合国多年前在旧金山首次阐明的相关原则和抱负,浸透在亚洲基金会60年来在亚洲地区开展的工作中——致力于和平、正义和共同繁荣的目标。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很高兴能够加入主办委员会,参与筹备即将在港湾地区举行的联合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更令人高兴的是,6月26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在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并接受亚洲基金会理事、美国前驻韩国大使凯瑟琳·斯蒂芬斯的访问。26日晚些时候,我将有幸和潘基文秘书长以及其他社会名流在具有历史意义的费尔蒙特饭店共进晚餐。1945年,联合国的很多会议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深受人们爱戴的缅甸外交官、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吴丹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今天迫不得已发动战争,那么这样做只能是出于一个目的,也就是捍卫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对于吴丹阐述的这一目标,联合国和亚洲基金会都深表认同。

本篇博客原文为英文,可通过此链接阅读原文:http://asiafoundation.org/in-asia/2015/06/24/the-united-nations-charter-at-seventy/.本文作者戴维·D·阿诺德是亚洲基金会会长。读者可通过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与他联系。文中观点系作者观点,不代表亚洲基金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