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观察丨缅甸的城市居民对城市发展有哪些关切?
为了向政策制定者提供数据资料,亚洲基金会在缅甸开展了“城市生活调查 (City Life Survey)“ 项目,并发布报告。“城市生活调查“ 项目在2017年开始,是一个多年度、多城市的民意调查,旨在获取可靠信息,了解缅甸城市居民对城市发展态度。2018年,“城市生活调查”在缅甸五个城市开展——仰光、曼德勒、毛淡棉、蒙育瓦和东枝,2400位居民参与调查,回答了关于社会、经济,身体健康和城市发展方面的135个问题。丰富的样本量和科学的调查方法确保了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也能体现从市中心的富裕居民到居住在市郊的流动人口的不同群体关注的问题。

尼泊尔系列④丨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尼泊尔篇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外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对外援助的形式、内容和执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为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发展援助创造了新机遇。 同时,在“一带一路”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中国民间组织更需走出国门,落实国家倡议,并帮助海外中资企业提升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中国社会组织迅速响应,以各种形式支援尼泊尔灾区。这是中国社会组织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投身国际紧急救援。经过此次救援,中国社会组织与尼泊尔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尼泊尔国别操作手册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民间组织的成长,国际社会对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发展中国家援助的期望越来越高。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中国社会组织迅速响应,以各种形式支援尼泊尔灾区。这是中国社会组织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投身国际紧急救援。经过此次救援,中国社会组织与尼泊尔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为帮助中国社会组织更好的在尼泊尔开展活动,亚洲基金会资助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共同编写了《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尼泊尔国别操作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此《手册》是继2015年亚洲基金会和扶贫基金会共同推出

尼泊尔系列 ③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尼泊尔发展合作进展如何?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同许多国家的合作都得以拓展和深化。其中尼泊尔作为中国的近邻,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的重要合作伙伴。倡议提出五年多,中尼发展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在这一过程中,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民间层面,以及合作项目层面,关于中国对尼泊尔的发展合作和投资活动方面的信息非常有限,特别是尼泊尔当地人对中尼合作的看法,几乎没有研究。基于上述情况,为了全面展示中国与尼泊尔发展合作的进展以及面临的问题,亚洲基金会资助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对尼泊尔开展国别案例研究,并完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尼泊尔的发展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尼泊尔的发展合作》研究报告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在中国和印度之间, 无第三邻国,是一个特殊且极具魅力的南亚内陆国家。相比于中国, 尼泊尔三面与印度相邻, 两国边界开放, 人员往来密切, 在经济、能源和安全上尼泊尔对印度依赖较深。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同许多国家的合作都得以拓展和深化。倡议提出五年多, 中尼发展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基于上述情况,为了全面展示中国与尼泊尔发展合作的进展以及面临的问题,亚洲基金会资助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对尼泊尔开展国别案例研究,并完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尼泊尔的发展合作》报告。报告采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

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怎样处理社区关系?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持续增长,海外合作的一些重大项目也开始进入落地实施期, 很多项目因其性质(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当地社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不注重社区沟通导致已开工的项目停工,或者前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项目因为沟通不到位迟迟无法开工,不只会增加项目成本,也会极大影响我国企业的形象。以社区沟通和社区融入为主体的海外投资社区关系管理已成为影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可持续性的关键问题。因此,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迫切需要有一套实用的社区沟通工具,来具体指导、帮助它们在社区融入中有效识别和界定沟通对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社区沟通手册(试用版)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投资金额持续增长,海外合作的一些重大项目也开始进入落地实施期。社区融入已成为影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能否可持续的一个瓶颈因素。 因此,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需要有一套适合自身话语体系、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社区沟通指南和工具。为此,亚洲基金会资助商道纵横联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2017年发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社区沟通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基于此,2017 年亚洲基金会资助上海浦东新区思盟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牵头组织商道纵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的专家组开发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社区沟通手册》。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社区沟通指南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投资金额持续增长,海外合作的一些重大项目也开始进入落地实施期。社区融入已成为影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能否可持续的一个瓶颈因素。 尽管国际上已存在社区沟通的相关工具,但由于话语体系等原因,中国企业对其理解和实施仍有较大距离。因此,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需要有一套适合自身话语体系、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社区沟通指南和工具。为此,亚洲基金会资助商道纵横联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发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社区沟通指南》。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有意愿或已经开展海外投资和经营的中国企业。

国际经验丨社会组织参与国际发展合作的自律与自治:韩国经验分享
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正慢慢从受助国向援助国转型。越来越多的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国门,投入到国际发展工作中。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是增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表现,有利于提高中国对外援助效果,协助海外中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然而,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面临自身能力较弱、经验缺乏以及缺少支持平台等挑战。中国社会组织也急迫需要树立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国际发展项目的公信力和品牌,除了遵守国际认可的国际发展工作准则,更要探索适合中国社会组织中的行为标准。

中国海外投资纺织服装企业中的性别平等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投资东南亚、南亚等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包括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为这些国家创造了丰厚的经济利润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问题,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建设性别平等的工作环境便是其中的关键议题之一。为此,亚洲基金会于2017年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研究团队开展了“中国海外投资纺织服装企业中的性别平等”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