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初期,曾经参加过亚洲基金会“中国流动女性创业助力计划”项目的重庆女性创业者学员们用自己微小的举动温暖着社区和需要帮助的人们。以下是关于她们的故事。

我们是普通人。

我们团结、和衷共济,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闫永霞——“重庆女性创业助力计划”项目沙坪坝区培训学员/重庆永霞工艺品公司总经理/非遗乱针刺绣传承人

 

疫情期间,闫永霞组织了自己工作室的30多位绣娘,利用各自“宅”在家里的时间,耗时一个多星期,一针一线地绣出了展现抗疫场景的作品。经重庆市磁器口街道办事处对接协调,这些共计100份,市值约3.5万元的刺绣作品全部赠给战“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家属。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闫永霞希望能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手艺,为社会传播正能力。

 

闫永霞绣的钟南山院士。图源:《女性人才》杂志总第133期。

 

 

哈佳——“重庆女性创业助力计划”项目大足区培训班学员、重庆哈佳蔬菜种植股份合作社负责人

疫情发生后,哈佳主动联系到大足区慈善会、农业农村委等部门,主动为武汉疫区捐赠蔬菜,支持疫情抗击工作。疫情期间,哈佳蔬菜种植股份合作社共捐赠了芹菜、莴笋、儿菜三个品种,共计11.5吨的蔬菜。

哈佳在蔬菜基地摘蔬菜。图源:《女性人才》杂志总第133期。

 

苏小林——“重庆女性创业助力计划”项目九龙坡区培训学员、重庆九龙坡区家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

自2020年2月3日起,苏小林团队共参与网络心理援助二十多天,利用电话、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为重庆社区市民,特别是九龙坡区45家养老院600余名全体工作人员和院内老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5,000人次。此外, 她们还为四个社区和多个儿童困境家庭累计捐赠口罩1,500个,以及为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捐赠防护读本1000册。

苏小林在捐赠抗疫医疗物资途中。图源:《女性人才》杂志总第133期。

 

黄瑛——“重庆女性创业助力计划”项目沙坪坝区培训学员、青少年专注力训练师、全国心理健康辅导员

疫情期间,黄瑛通过微信群发起了“宅家读书”倡议,为隔离在家的孩子们组建了“线上公益读书会”,和家长孩子们一起分享读书心得,探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提供修心和健康心理引导。该倡议活动有效地帮助家长和孩子们缓解了疫情期间的焦虑和压力。

疫情前,黄瑛在青少年专注力训练课堂上。图源:《女性人才》杂志总第133期。

 

中国流动女性创业助力计划”项目

2013年至2019年,亚洲基金会支持合作伙伴,先后在上海、江苏昆山和重庆开展了“中国流动女性创业助力计划”项目。项目以鼓励女性成长与发展为核心,设计开发了“培训+多元化后续增值服务”的模式。在项目过程中,项目组通过充分整合、盘活当地政府、企业和学术资源,确保项目能够满足当地的需求,因地制宜地为中国不同地域的女性创业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支持。2019年,亚洲基金会和合作伙伴一起,通过梳理项目成果文件和对利益相关方的走访,对项目模式和成果进行了归纳和阐述,并总结项目经验,形成了案例研究手册。我们希望手册能针对弱势群体的创业扶持项目提供可借鉴的素材,携手利益相关方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项目案例研究手册)

本文故事内容来自《女性人才》杂志。亚洲基金会在获得授权后整理发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意见、数据和图片均为《女性人才》杂志所有, 不代表亚洲基金会或其出资者的立场。